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时政要闻

倪岳峰接受经济日报专访:奋力打造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2025-02-19 09: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航指路、把脉定向。经济日报日前刊发深度调研报道《旭日雄安》,全面展现河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果。近日,记者专访了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

记者:河北省是如何把握雄安新区功能定位,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工作的?

倪岳峰: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充满深情、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11次视察河北,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彰显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宏阔的战略格局、强烈的使命担当。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北时强调,“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我们深刻认识到,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这是建设雄安新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牛鼻子”。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天津等地大力支持下,河北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举全省之力办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承接疏解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是加快推进首批疏解项目建设。中国星网正式迁驻,成为第一家在雄安新区运行的央企总部。中化总部、华能总部正在内部装修,中国矿产总部和首批4所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北大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加快建设。同时,第二批疏解项目基本确定选址。二是落细落实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对国家层面已经出台的疏解政策,结合雄安新区实际细化形成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举措,教育、医疗、住房等政策体系基本成型,疏解人员最为关心的创业条件、居住条件、福利待遇不低于留在北京时的水平。现在,疏解人员在雄安新区租房、购房可以提取在北京缴纳的公积金,疏解人员的子女回北京就读、参加中考高考都没有障碍,疏解人员在雄安新区工作、生活非常舒心、安心。三是增强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项目和政策两手抓,接续引进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央企在雄安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市场化疏解项目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投入运营。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雄安北海幼儿园开学开园,雄安宣武医院已经开诊,承接疏解的条件不断改善,增强了对疏解单位和疏解人员的吸引力。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使命任务和原则要求,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继续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担当尽责,主动作为,吸引更多北京非首都功能到雄安新区“安家落户”。

记者:请谈谈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的做法与进展。

倪岳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建设雄安新区,创造“雄安质量”,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着力增强雄安新区创新发展能力,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一是依托疏解央企打造创新链条。以中国星网等央企为龙头,成立运行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形成雄安第一个创新主链条,正在吸引聚集上下游企业,构筑以雄安新区为牵引、全省各地协作配套的雁阵发展格局。同时,积极优化创新生态,建设雄安高新区、雄安中关村科技园等平台,引进和落地了一批企业。二是创新举办未来之城场景汇。探索建立科技成果权威性评价、竞争性评价和成果转化竞价机制,通过开展创新成果展示、竞赛评比、技术交易、资本对接等活动,促进供、需、支撑多方竞合,推动科技成果在雄安孵化转化产业化。在去年首届场景汇上,圆满完成10项大赛28个赛道决赛,涌现出“北斗+室分”等一批原创性、首创性领先技术。三是吸引和积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出台和落实“雄才十六条”及15项配套政策,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和科创基金,累计发放雄才卡1.4万多张,吸引一批领军人才项目落地。开展系列“雄安行”活动,百余位院士、千余名中关村企业家、数万名首都大学生到雄安交流,雄安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一大批创业者、奋斗者来到雄安,扎根雄安。我们将围绕加强雄安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继续深化疏解央企、疏解高校协同创新,精心办好第二届未来之城场景汇,丰富拓展“雄安行”活动,广泛吸引、聚集国内外力量和资本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创新之城、魅力之城、未来之城。

记者: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进展情况怎样?如何进一步巩固成果?

倪岳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我们深切感到,良好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重要价值体现,必须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切实保护好白洋淀这个“华北之肾”,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一是强化全流域协同治理。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施治,夯实流域内各县(市、区)责任,健全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机制,一体推进补水、治污、防洪,深入抓好清淤疏浚、百淀连通等工程,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类。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定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落实封控措施,白洋淀野生鸟类达到295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89种,曾一度被认为在中国绝迹的彩鹮组团现身,“候鸟天堂”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三是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抓好“千年秀林”建设和管护,森林覆盖率由新区设立前的11%提高到35%,悦容、金湖等公园建成开放,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正在变为现实,交通不堵车、林荫停车场、小型足球场等“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场景不断丰富。我们将坚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正确处理城与淀、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巩固拓展白洋淀环境治理成果,提升雄安新区起步区防洪能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

记者:雄安新区机构职能调整备受关注,请谈一谈此次调整对推动新区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的意义及下一步做法。

倪岳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健全雄安新区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分阶段、分步骤、稳妥有序推动新区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河北认真贯彻党中央部署要求,围绕构建一套符合改革方向和建设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管理体制,调整加强新区机构职能体系,充分赋予雄安新区发展自主权。2024年12月28日,调整后的新区各部门和片区管委会正式挂牌运行。通过这次调整,雄安新区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迈出了坚实一步,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供了坚强保障。一是科学设置机构职能。坚持大部门、扁平化、精简高效,全面加强教育医疗事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行政审批和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机构职能,共设21个工作部门、4个片区管委会,推动实现“雄安事雄安办”。二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贴民生所需,调整加强容东、容西、昝岗、启动区4个片区管委会机构职能,实行“新区—片区”两级管理和“新区—片区—社区”三级服务,推动为民服务类审批事项直接通过社区办理。三是积极创新城市运营管理模式。总结雄安集团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做法经验,打造新型城市运营服务商,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探索实行市场化城市运营管理有效路径,切实提高管理效益。我们将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推动管理层级架构、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城市运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推进机构、职能、人员全面融合,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为河北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河北如何抓住机遇,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倪岳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北时深情地说:“河北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我对这里充满感情,把这里建设好是我的心愿。”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望时刻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带给我们无限温暖和无穷力量。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全省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力量。一是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结出丰硕成果。从不同方向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去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4.8%,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量成倍增长,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京津游客占比翻了一番,“河北净菜”北京市场占有率超过四成,为河北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多点突破。与京津建立更为紧密的工作对接机制,积极破除行政壁垒,10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探索实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被列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4亿吨,唐山港沿海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二。三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惠及广大群众。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生态协同治理,所有设区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连续3年实现“退后十”,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凝心聚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