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全国社科

“东方青年学人沙龙”2025年第三期在上海举行

2025-04-16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3月22日,“东方青年学人沙龙”2025年第三期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国家安全前沿问题”主题,聚焦海洋、极地、能源、人工智能等国家安全前沿领域作了交流。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曹荣瑞出席会议。来自上海市委宣传部、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峰主持开幕式。

积极主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会议提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当前世界变局加速演进,人工智能重塑安全边界,深海极地成为战略新疆域,能源链网牵动全球命脉,这些安全挑战,正呼唤着跨学科的破壁思维与先锋探索。

曹荣瑞介绍了学校在高水平海事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国际立法、维护海上安全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他表示,上海海事大学作为一所以海事立身的高等学府,主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安全大局,在国家海洋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持续发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搭建青年学者知识联动、智慧共享、技术攻坚的平台,推动国家安全学建设,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国家安全体系。

陈殷华介绍了“东方青年学人沙龙”的成立与发展,从当前国际形势、国家发展需要等角度进一步肯定了本次沙龙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高校专家、学者要打通前沿问题研究范式,建立学术共同体,围绕国家安全前沿问题在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商共研,为进一步深化国家安全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峰表示,在全球化和“两个大局”背景下,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航运的作用。中国对外贸易的90%,全球国际贸易的80%以上,是由海运进行,可见航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关系国家命运前途。我们要建立自主安全的航运产业链供应链,从战略高度认识船员队伍建设重要性,深入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全球航运治理能力,不断加强海上力量建设,才能更好保障重要资源、能源的海上运输通道畅通,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为海洋强国建设筑牢安全屏障

主题发言第一阶段由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帆主持。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文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祁怀高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刘大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苏若林副教授等4位与会专家围绕“国家安全基础理论构建”“南海权益保障与海洋安全”“能源安全的多重维度以及冲突联动效应下的国家安全治理”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会议第二阶段由张峰主持。张峰、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谢茜副教授、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齐鹏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徐广淼副教授、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宗峰副教授等5位与会专家分别围绕“维护海洋安全和航运安全”“海运能力建设与国家安全”“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北极航运合作与北极地缘政治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能源电力安全”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李文良表示,要共同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的发展,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国家安全体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添砖加瓦。国家安全问题不是源生的而是衍生的,主要包括领域国家安全问题和工具国家安全问题,其中海洋安全问题在领域国家安全问题中具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国家安全问题催生国家安全学、决定国家安全学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构建逻辑框架应遵循“问题—过程—结果”的基本逻辑,为防范化解包括海洋安全问题在内的国家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他认为,在学术研究中要秉持“守拙”精神,深入思考、反复推敲,方能产生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

谢茜提出,海运即国运,海运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其能力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作为“移动的国土”,海运既是和平时期的国际贸易网络核心枢纽,也是危机状态下的战略物资投送关键通道。当前,国际格局深度调整,海运安全已超越传统航道控制范畴,演变为融合政治、经济、科技等于一体的多维复合安全。新形势下,中国海运能力建设应聚焦增强技术自主能力、加强规则博弈能力、强化海运防御体系等三大路径,要将海运安全深度嵌入国家安全大框架,筑牢海上战略屏障,护航民族复兴征程。

齐鹏认为,“国际间科技竞争已延伸至产业链、供应链和标准制定等多个维度,作为先进生产力重要体现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网络安全、产业安全方面显著赋能国家安全的同时,也带来诸如技术滥用可能冲击政治经济安全、系统脆弱性威胁战略安全、治理边界模糊化加剧监管难度等系统性威胁。面对挑战,亟需从强化技术自主与安全创新、构建多层次数据主权保障机制、实施敏捷治理与伦理规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全球AI治理体系的构建这四个关键维度着手,积极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

活动由上海东方青年学社、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