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白玉芹:积极发展银发经济

2025-02-14 10:37   来源:河北日报

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不仅能更好满足银发一族消费需求,还有助于培育引领新型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其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受众规模大,市场空间潜力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银发经济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蕴藏着宝贵的发展机遇。

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但要看到,当前银发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业与服务发展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如,针对高龄和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服务供给还不充足,老年用品的供应和研发尚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智慧养老和远程医疗等还处于初级层次。此外,不同地区老龄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银发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问题和挑战就是发展机遇。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政策支持,也离不开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不断增强银发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创新性、融合性、协同性,注重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同向发力,协同推进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以有效举措激发银发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老年人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将潜力变成实实在在的消费,要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发展银发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银发产业体系,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当前,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更新迭代,已从衣、食、住、行等传统消费向医疗保健、康养休闲等品质生活消费转变,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日益凸显。银发经济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涵盖面广且产业链长,不仅包括健康护理和养老服务,还包括文化娱乐、旅游、金融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并且,银发经济具有跨领域融合的特征,涉及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多个领域,需要不同领域协同合作。这种跨界融合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供应体系,不仅能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需求,还对产业结构优化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一方面要深入调查分析不同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以此为导向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供更高质量的银发产品和服务,比如,智能家居设备、便捷医疗器械等产品以及家政、康养、护理、文旅等服务,打造更多适合老年人的综合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要推动银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布局老龄产业,推动养老服务、老年旅游和老年金融等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更加适合老年人实际需要的银发产业体系。

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有调研显示,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积极性较高,对智能产品的消费意愿较强,超过80%的受访者愿意使用智能产品,使用意愿最高的前三类智能产品分别是健康管理、安全监测和智能家居。要适应现代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趋势,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康养产品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银发产业发展。不断提高银发产业数字化水平,增强产业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强的标杆企业。创新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产品与服务,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康养产品融合,比如,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远程医疗技术、智能家居、数字化产品等。深入挖掘银发经济发展场景,积极推动智慧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发展,比如,尝试开发“银发+森林康养”“银发+游学”等多元化体验式主题旅游产品。

探索创新服务模式。高质量发展银发经济,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国内经验。日本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为老年人提供可持续护理服务。德国推行“多代屋”计划,促进了年轻人与老年人共住。我国上海、北京、江苏等地也在积极探索养老和银发产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要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针对银发群体消费习惯,做好产品定位,加强模式创新,如发展“养老+医疗+旅游”等旅居养老新模式;推动银发产业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名企、名品,持续推进银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银发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包括金融、研发、生产、服务、物流、销售等在内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圈;推进银发经济区域协同,在深化合作、分工协同中发挥京津冀各自优势,形成发展合力;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发力银发经济。

强化政府支持。撬动银发经济新蓝海,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并提供重要支撑。把握经济发展大趋势,立足银发经济发展特点,研究制定银发经济发展战略,确立适宜的产业发展目录,完善支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广泛听取各部门意见,形成政策合力。培育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开展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老年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等养老领域,强化银发经济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