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周振国: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2025-01-07 14:57   来源:河北日报

■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文脉的必然要求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魂脉与根脉的融通中作出新的概括、新的表达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能量,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巩固赓续中华文脉的根本依托

博大精深、世代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又是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的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文脉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自信自立、自强不息的主体意识和历史主动精神。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明确提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和人民主体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断得到巩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深刻论述,特别是提出“第二个结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的认识,也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魂脉与根脉的融通,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增强了全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在开放包容、文明互鉴中坚守和巩固的,中华文脉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续写新篇的。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众多学术思想流派都注重互学互鉴互补,不断推陈出新,造就了与时偕行的中华文脉。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广泛地与各国开展文化交流,在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的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同时,以坚定的文化主体性,自觉应对各种思想挑战。坚守文化主体性,中华文化的发展就有了面向世界的坚实根基和根本依托,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两个结合”是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实现路径。“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魂脉与根脉的融通中作出新的概括、新的表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传统美德,是在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情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箴言作了深刻解析:“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着革新求变的思想,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诗经·大雅》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中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都与当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新求变思想,阐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改革开放的新实践,赋予革新求变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中华文明古今一体、一脉相通,通在传承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人文精神,通在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文化立场,通在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昭示着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持续探索和拓展赓续中华文脉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历经沧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必须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中华儿女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的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要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和成效。

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让现存的文化资源以现代方式活起来。数字技术不仅能为大众提供检索平台,而且能在更深层次上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快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积极打造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新的文化体验场景,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借力数字技术促进文化作品创新,推出更多类似《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等历史与现代融通、观众与人物共鸣的节目,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形式,擦亮历史文化名片,切实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引导新时代文化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和能量,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