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在省社科院(省社科联)成果管理处指导下,燕山大学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国际论坛在河北省东北亚丝路文明研究基地(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多功能展厅举办。此次论坛围绕东北亚文化艺术、东北亚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外译等议题展开,旨在加强东北亚地区民族文化及区域国别研究,推动东北亚地区国家汇聚共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发挥河北历史底蕴、文化特色、区位优势,弘扬丝路精神,加强学术交流互鉴,构筑开放、包容与共享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河北地质大学副校长兼博物馆馆长、高级政工师赵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燕山大学特聘教授李治亭,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张文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祝立业,齐齐哈尔大学二级教授、燕山大学特聘教授李秀莲,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汉风,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沉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辽金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文政,俄罗斯学者安久费耶娃·叶莲娜·瓦西里耶夫娜,德国学者克瑞斯托福·拉夫,美国学者艾米莉·戴维斯,韩国学者朴镇远,日本学者佐藤勇人等来自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博机构的4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社会科学处处长周高仪、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继林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河北省东北亚丝路文明研究基地负责人、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馆长邓树平主持。
赵险峰在致辞中向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燕山大学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学校积极谋划新方向、拓展新领域、激发新动能,不断探索体现中国特色、融合多元文化、根植燕赵大地的人文社科体系建设路径,其中东北亚古丝路文明博物馆作为学校人文社科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载体,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他指出,开展东北亚古丝路研究是落实总书记嘱托的实际行动,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育人、推进国际交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本次论坛的举办将更好地促进东北亚古丝路文明研究,推动历史文化交流和区域文明互鉴,助力河北文化和教育对外开放。
(成果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