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贾玉娥: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2024-11-25 16:43   来源:河北日报

■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领力

■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源于人民,文化为了人民,文化属于人民。人民立场始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加积极主动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既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新征程上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必将指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铸就新辉煌。

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领力

思想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引领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着力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带来了很多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面对汹涌而至的信息化浪潮,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遵循互联网文化发展规律,整合文化内容生产和平台监督管理,以规范高效的文化治理,真正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原则落实到位,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网络文明建设工程,不断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赓续再造,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凝聚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文化繁荣不仅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面向未来,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凝聚力。

在创新创造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要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要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健全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切实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

在深化改革中激发创新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营造健康的文化生态、活跃的文化环境。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支持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孕育催生一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构筑中华文化新高峰。

在融合再造中重塑发展优势。文化和科技相生相促。要充分发挥科技在文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积极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改进文化创作生产流程,推动文化表现形式、文化产品样态、文化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以文化人,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感召力

文化源于人民,文化为了人民,文化属于人民。人民立场始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文艺创作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学艺术才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反映人民关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对人民充满感情,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要坚持为人民抒写发声,深入一线,扎根生活,努力创作生产更多反映人民伟大实践、时代深刻变革的优秀作品。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满足人民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要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催生数字文化、文化旅游等新型文化业态。要有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标准化、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方向发展,推动文化消费场景向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方向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注重人才培育,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文化繁荣发展的核心在人。要统筹各类人才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文艺和学术评价体系,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跨学科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开放包容,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彰显软实力,关系竞争力。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让世界真正读懂新时代中国。

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战略安全不断优化媒体布局,促进宣传、外交、经贸、旅游、体育等领域协调配合,推动政府部门、媒体、智库、企业、高校等协同发力。坚持差异化、多元化传播,根据国际传播环境灵活选用传播主体,打造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多元传播方式。深化与国外媒体的合作互动,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转变对外传播理念,鼓励海外媒体客观、公正地宣介中国,鼓励世界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体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采用贴近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群体的精准叙事方式,推进中华文化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适应传播平台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发展趋势,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要牢固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多元融通、开放共享,构建多主体、多机制、多领域、多内容、多形式的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持续巩固拓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世界儒学大会等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深化文化艺术领域交流互鉴。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更多文学作品、影视剧等走出国门,让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