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握历史机遇、掌握历史主动,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掌握正确的改革方法。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方法论,保证了改革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胜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准改革的正确方向、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做到精准施策、适时适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特别是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和托育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施策,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走好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民,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把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把“问题清单”作为“改革清单”。要善于发现问题,从现实需要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弄清楚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发现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打通发展堵点、消除体制卡点、破解实践难点,不断增强改革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勇于担当作为。实现蓝图、成就事业,开创改革新局面,需要改革者勇毅担当、有所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鼓足锐意改革的精气神,敢于较真碰硬、迎难而上,在困难面前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不畏缩、不躲闪,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要提高抓改革落实的本领,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向实践学、向人民群众学,注重在干中学、学中干,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把各项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抓、往细里抓。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就一定能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在新征程上继续创造世人瞩目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