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常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2024-06-21 10:07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面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加快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是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明确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核心理念与原则之一,并把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列入重点合作领域。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依然面临复杂挑战,阻碍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的因素增多,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深度对接议程的重要支撑,将有效实现共建“一带一路”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之间的协同联动。

推动绿色设施建设:

巩固可持续发展基础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如何处理发展需求与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的考验。“一带一路”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作为承载贸易往来、提升合作效率的基础设施,一定要把握住绿色这个关键点,最大程度降低重复建设,控制环境成本,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

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设施规划建设的全过程,选择碳排放较低、对环境影响小的方式。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创新驱动,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先进技术的广泛、合理应用是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有助于实现生态保护与增进民生之间的平衡发展。陆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集中治理废弃物等手段保障项目工程的绿色可持续标准,采用分段施工、因地制宜取材等方式保护生态系统免受施工破坏。海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发展港口绿色、升级低碳技术等为重点,持续降低港口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绿色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并编制《绿色港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从完善港口管理、应用清洁能源、提升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工作,创造了环保与高效的双赢局面。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布局,全面综合施策,保障项目质量。打造绿色基础设施,要从提高设施效率、避免重复建设浪费等方面着手。一般而言,基础设施建设之所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难以顺利开展,主要在于其存在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等诸多难点。这些难点与设施建成之后地址变更不易、维护成本高昂以及影响范围广泛等特征共同对基建项目的前期规划与布局提出很高的要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选址时,应重视所在地的区位联通性和运输方式多样性问题,形成以点带面、协同联动的优势效应。“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项目合作方坚持系统思维,在项目建设的前期方案规划、中期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充分听取并吸收相关各方的意见,注重综合施策、全面考量,有效避免频繁调整带来的重复施工、工程质量缺陷导致的后期返工等问题。参与投资和建设的中国企业在严格遵守相关国际条约、所在国环境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基础上,努力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对在建和建成基础设施项目的评价验收工作,确保基础设施的绿色投资与运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不仅要注重科技先行,以绿色工程打造“一带一路”项目合作的环保底色,还要注重项目的后续长期管理与维护,确保绿色设施不褪色。对此,“一带一路”框架下成立针对不同风险类别的项目管理机制,把先期风险评估和后续风险管理相结合,通过发挥企业、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自我评估、强化绿色发展标准的能动作用,建立起对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和监督的标准化、周期性管理,如定期接收环境表现报告、确保项目运营阶段严格实施环境风险缓解措施等。

促进绿色产业投资:

提升可持续发展潜力

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投资项目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整体目标,直接决定着“一带一路”合作的底色会否发生改变。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要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理念,明确沿线国家关于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战略选择,形成共谋绿色长远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亚投行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融资机构,加大在新能源、风力发电、太阳能等绿色环保领域的资金支持与补贴,引导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转向。

当前,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沿线国家建成落地,许多被打造为绿色低碳技术的示范区。这些绿色产业园区以绿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产业循环,为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中国倡导并推动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共建“一带一路”之中,积极为沿线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工程项目援建等方面的支持。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通过评估气候风险、淘汰高碳项目、增加绿色投资、扩大影响范围等举措从根本上改善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

“一带一路”加大绿色投资、参与气候治理的主要意义之一在于其普遍代表性,倡议推进沿线地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将惠及46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1%。中国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气候治理能力,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的“一带一路”框架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中国在老挝等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和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在非洲举办中非应对气候变化高级别论坛和实施“绿色长城”计划等,给予发展中国家大量环境治理相关的经验、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有力、有效的行动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践行绿色投资、低碳减排之路的坚定决心。

完善绿色多边机制:

健全可持续发展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重视开展与推动环境保护、构筑绿色生态系统相关国际合作,致力于通过“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绿色发展多边合作机制建设、碳市场交易机制完善等方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交流与治理行动协调,打造科学、完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首先,“一带一路”框架下成立一系列与绿色发展相关的合作机制,这些机制为规划与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生态环境部与25个国家的环境部门和联合国相关国际组织共同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旨在凝聚“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共识与相关合作。绿色能源方面,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坚持推动“一带一路”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以此为依托,中国企业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能源贸易、投资、产能等方面的合作,帮助当地实现资源优势转化、绿色能源技术进步、扩大能源相关就业等促进国家发展的目标。作为河北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河钢塞钢围绕建设“欧洲领先的绿色节能现代化工厂”目标,持续在节能降耗、减少粉尘等领域推进能源绿色升级,为绿色发展作出有效贡献。从长期看,这些措施对打破能源壁垒、促进能源共享、提升能源效率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环境署、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等国际和区域环境保护机制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联合国环境署围绕专业知识共享、绿色投资合作等方面与“一带一路”建立起密切关系。一方面,联合国环境署运用自身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领域积累的大量专业知识,对相关国家进行项目规划指导,确保投资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发展措施亦有助于为联合国环境署的工作计划和战略安排提供指导。在区域环境合作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达成一系列共识,签署多份生态合作文件。其中,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将大数据的发展成果与地区之间的环境信息管理、共享与监测等工作相结合,有效提高区域环境治理的水平和效率,促进“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打造绿色发展底色的有机组成。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智库项目“三大全球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RC202406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