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海
(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
该著作基于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需要,以主要发达国家大学智库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在占有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发达国家大学智库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轨迹,分析了发达国家大学智库的主要职能及其实现渠道,同时从智库的管理体制、人员结构、经费筹集与使用等方面对发达国家大学智库进行了专题解读。在此基础上,秉持以古鉴今、洋为中用的原则,通过系统把握发达国家大学智库历史发展和改革建设的基本经验,立足于当前我国大学智库建设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路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若干颇具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创新点:第一,针对国内已有国外大学智库专题研究系统性的缺乏,以及相关成果偏现状呈现弱历史溯源、偏个案分析弱宏观考察、偏经验归纳弱理论分析等特点,在加强大学智库研究系统性方面做出了可贵尝试。体现在:强调追根溯源、注重整体把握、突出理论探索。第二,对诸多先前成果中没有或较少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基于严谨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例如,该书对国内外学界均尚未触及的大学智库起源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尝试从理论上建构起大学智库与现代大学之间的内在关系。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大学智库新的研究领域。第三,以发达国家大学智库的成功建设经验为观察视角,客观地指出了我国高校在智库建设领域存在的缺憾,进而围绕我国高校智库的建设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颇具现实价值的建议,包括保障智库机构的相对独立性、积极争取国际发声渠道、完善智库成果转化机制、健全智库人才管理制度、推进大学智库与大学母体协同发展等。这些观点对当前我国大学“热度”不断高涨的智库建设而言,是具有一定警示和导向意义的。
该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的结项成果。著作出版后王保星、朱文富、刘治国、宗树兴、郭德红等学者在《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经济参考报》《河北教育》及“科学网”等媒体做书评推介。该成果获得第十八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何振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河北大学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宣部宣传文化思想青年英才,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河北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教育史、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