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城
(《政治学研究》 2021年4月发表)
人类社会反贫困的努力始终受到诸多悖论的挑战,“政策依赖行为”便是一种与政府扶贫实践几乎如影随形的顽疾,存在于整个贫困治理过程当中,更是中国接下来以相对贫困为主题的后脱贫攻坚时代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当前,理论和实践界对以“等靠要”为表征的政策依赖行为,更多的是从宏观上作出贫困人口道德瑕疵等感性归因,进而提出宣传教育、积分奖励、约束惩戒等治标之策,无法从根本上提供长效的制度性解决之道。通过激励理论之“需求—动机—行为”的基本逻辑可发现,政策依赖行为是对激励理论的现实背反:政府的扶贫政策供给作为一种外部干预性激励因素,当它作用于部分扶贫对象之后,产生了与预期激励目标(帮扶起来)相反的效果(滋生依赖)。面对避免贫困治理政策失灵、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现实挑战及任务,以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经典激励理论为分析工具,对背反现象发生机理开展微观层面的挖掘剖析,可进一步找到政策依赖行为矫正的关键路径——政策供给调适,具体包括转变政策供给机制、政策供给重点、政策供给理念和政策供给方式。
创新性上,在学术方面,该论文首次对“政策依赖行为”作出普遍性、系统性、学理性阐释,提出了“政策依赖行为”这一理论命题,剖析了“政策依赖行为”的理论要素与发生机理,探索了“政策依赖行为”的治理向路,有助于为在更广泛领域防范化解政策依赖风险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在实践方面,该论文既是对贫困治理这一特定领域中的政策依赖问题开展的具体性探讨,更是面向公共治理诸多领域中广泛存在的政策依赖问题进行的普遍性研究,回应了国家治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有助于在精准研策精准施策中提升我国公共政策整体质量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该论文发表后陆续被《新华文摘》2021年第16期摘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0期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21年第10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文摘》2021年第4期转载,先后被“公共管理学研究”“政治学人”“政治与行政”“政管学人”“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术公众号广泛传播。该成果获得第十八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王春城:管理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入选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河北省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等支持计划,现兼任河北省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秘书长、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担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燕山大学县域振兴发展政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