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充分“聚能”“释能”“赋能”,使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
坚持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有机结合,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促进产业人才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提升—极化效应增强—创新要素涌入”的动态良性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科技实力不断跃升,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中当好“开路先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做好“助推引擎”,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充分“聚能”“释能”“赋能”,使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
一是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全国重大任务科技创新需求,通过创建与优化整合的方式,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组织联合全国优势科研创新力量,深入推进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和产业协作,牵头建设或合作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形成区域发展源头创新力量。二是积极培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力装备、新能源等领域,打造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面向企业、支撑产业、引领区域发展的跨领域、协作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补齐科技创新平台短板,强化创新源头供给。三是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坚持“科技引领+协同创新”,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安全应急装备等重点领域,瞄准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点,聚焦2—3年可取得突破且需要跨区域协同解决的科技创新需求,推进跨区域共建公共创新平台和研发平台,积极搭建集技术研发、人才招引、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联动功能于一体的“科创飞地”,共攀科技新“高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锻造科技创新“强劲引擎”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出了明确部署,优化大型企业“带动”作用,做强中小企业“节点支撑”,带动上下游“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支持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
一是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主力军作用,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深度融合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超前布局产业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强重大创新成果产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构建协同创新、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二是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破茧成蝶”专项行动。支持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瞄准所属细分领域加大创新投入,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引导其成长为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科技人才密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的“四科”企业。三是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知识产权情况、企业成长性等信息,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梯次链条培育方式,建立分类推进、梯次培育、差异扶持、动态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培养体制机制,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创新前景、商业潜力大、市场价值高的科技型企业。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以企业为支点,协同政府、高校等组织机构,打通产学研用、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
一是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坚持示范引领、以大带小、以小托大,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合作模式,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力,携手攻克一批技术难题。从创新资源供给和企业技术需求挖掘两端精准发力,探索研究机构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主攻战略研究、技术路线图,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二是创新产学研协作模式。探索“政产学研+地校院企”新模式,推动高校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在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势领域实现创新联合体全覆盖,引导各类创新成果、创新企业、创新服务、创新人才等要素集聚要素,形成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
强化创新要素保障作用,增添科技创新动力
坚持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有机结合,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促进产业人才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提升—极化效应增强—创新要素涌入”的动态良性发展格局。
一是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以高新区、经开区、重点实验室、科创园区等载体为抓手,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大幅提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投入,保持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投入稳定增长,全方位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通道。二是加快高端人才引育。坚持引育并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构建“项目+平台+成果”人才引育模式,建立“候鸟型”人才、“云端”工程师引进、激励与服务机制,构建“学科+人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绘制“人才地图”,做实人才支撑平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本文系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助软科学研究专项“河北省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及路径优化研究”(225576194D)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