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张瑞涛:以产业赋能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7-31 09:11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产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培育“链主”企业集群,做好产业链上的建链、补链、稳链和强链设计,探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梯度培育“链主”企业集群 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生态圈

“链主”企业是产业链中处于枢纽地位,对整个链条或链条上大部分企业的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直接或间接影响力的核心企业。新时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破解县域企业信息孤岛、“链主”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和县域企业所处营商环境不完善的困境,提升“链主”企业软硬件实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生态圈。

梯度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链主”企业集群。一是依托“抓大、扶中、育小、树强”成长路线,通过兼并重组、同业整合、强强联合等方式,培育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链主”企业集群,带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快实施科技型“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链式配套、集群发展的良性格局,构建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网状多层级发展集群,持续带动县域产业链内中小企业梯次成长。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县域经济发展体系。依托“链主”企业集群,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重点解决企业间存在的数据孤岛、协作效率较低等痛点,搭建生产、消费、流通多环节数据共享平台经济新生态,加快形成“行业生态一条链、数据协同一张网、应用服务一平台”,促进信息有效传递,搭建安全、共享和高效的县域经济发展体系。

持续优化县域企业营商环境。以县域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一企一策”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针对不同企业融资问题、产业链上下游问题、市场开拓问题等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予以纾困解难。

建链、补链、稳链、强链 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破解县域特色产业链条较短、关键环节不健全、转型升级速度慢的局面,通过丰富产业生态信息,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关键环节,触发产业“链式发展”激活“聚变”效应,着力打造县域产业链式发展新格局。

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一要充分发挥“链长制”聚集产业链的作用,以县域特色产业为支撑,推进县域经济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完整产业链,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二要推动县域间各类要素实现“抱团发展”,鼓励选择毗邻县域先行开展跨地区产业集群合作试点,支持建立党组织领导毗邻管理多方联动服务机制、党组织多层次合作体系,签署“党建抱团”引领县域联动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设立产业联合党支部等特殊联合党组织,实现从“物理空间毗邻1.0版”到“多要素毗邻2.0版”升级。三要挖掘乡土资源,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优化县域特色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一是以“链长制”为牵引,实施“产业—科技—人才—政策—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措施,组建“链长制”+“链主型”企业+专家团队的产业链服务团,推动资源集聚、政策集成、服务聚焦,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人才瓶颈”。二是深耕细作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地区土地、资源、资产等要素“活起来”,组建由金融辅导员、金融专员组成的“金融管家”服务团队,深化银村信用合作,缓解涉农企业“首贷难”“转贷难”“担保难”难题。三是针对物流成本高、水平低、分散化等不足,推进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建设,探索“县域中心+乡镇中心+村级站点”“县域中心+村级站点”等多种模式,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蓄积县域经济发展新势能

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需要疏通数字化应用不充分、县域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发展堵点,全力打造高能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群,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营商环境。

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一是加强数据中心、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能力和平台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交易平台、智能供应链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数字平台互设访问窗口、应用程序(APP)相互嵌入,推动“建平台”和“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二是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确权、采集、流通、交易、应用开发等制度、规则和标准,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管理,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促进数据资源合规交易、有序流通和高效利用。

打造高能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群。一是鼓励县域发展以“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为精准长效发展机制的资源富集、业态主导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间链式衔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协作效应。二是依托县域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推动企业、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等实现有效集聚、分工合作、协同创新,促进县域产业链、生态链、创新链融通发展,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