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日前刊发长篇通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主持制定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为当地发展破局开路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将人才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大胆冲破旧有体制束缚,把人才开发、招贤纳士作为战略重点和经常性工作来抓,正定人才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人才九条”蕴含的人才观念,对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才问题,既是振兴正定的当务之急,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百年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这一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就坚持以战略眼光看待人才问题,强调“没有人才,我们的经济就不会振兴;没有人才,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就会化为泡影”。他视人才为富民兴县的战略资源,指出“人才问题,既是振兴正定的当务之急,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百年大计”。
对人才的重要性,他有深刻而长远的认识:“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将一事无成。”他指出:“对人才问题早认识、早重视、早去抓,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早主动、早搞活、早见效。”在多次调研中,他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和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力量不足的局面,有的甚至到了连正常生产、工作都无法维持的地步。他认识到,人才不足已成为阻碍正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于是,一个以人才为抓手破题、开局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逐步成熟。
1983年4月,在正定县“放宽政策、振兴经济”三级干部会议上,他强调:“人民要富裕,国家要富强,中华要振兴,就必然要求涌现出一大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各种有作为的人才。”他要求领导干部在对待人才问题上要有“五百金买马骨”的态度,有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的精神。1984年5月,在石家庄地委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上,他指出“开发人才是一项具有特殊地位的战略任务,关系四化成败,关系国家兴衰”,并联系正定实际,多层次、多维度阐述了人才的战略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对于人才问题的认识,体现了善于观大势、谋大局的战略眼光。他不仅强调人才对于正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站在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人才问题,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很有远见卓识的。当时正定全县总人口45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379人,自学成才或中专毕业后取得技术员以上职称人员仅256人,人才极为匮乏。他审时度势,不拘一格招贤纳士、广揽人才,给正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人才九条”凸显人才工作的战略性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人才工作作出的顶层设计、战略谋划、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不仅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还坚持用战略思维推进人才工作。
对于人才培养,他提出“用发展眼光和战略观点抓好教育,重视智力投资,搞好人才培养”。对于人才选拔,他指出“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消除偏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于人才开发,他强调“认识人才开发永无止境的规律,把开发人才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对于人才使用,他坚持以用为本,在正定建立了第一本“人才账”,推动实现“人得其所、才适其用”。对于人才流动,他坚持“科技人员来去自由”,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这些都是他运用战略思维推动人才工作、解决人才问题的集中体现,牢牢把握了人才工作的主动权。为了推动“人才九条”落实,他制定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级干部一齐抓、条条块块分头抓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把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打开了正定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为了广揽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对外推介“人才九条”。1983年3月29日,以“人才九条”为主要内容的消息《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在河北日报刊发。省内外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一时间引起强烈反响。针对当时部分党员干部对“人才九条”不理解、有顾虑、有误解的情况,他专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这对于推进“人才九条”落地见效、吸引更多人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战略高度谋划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对人才工作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为我们从战略高度谋划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感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一是从战略高度审视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在全国大局中的突出位置来抓,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以人才优势厚植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以人才发展赢得机遇、赢得竞争、赢得未来,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崭新局面。
二是把握做好人才工作的战略主动。从战略高度谋划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关键在于着眼全局、着眼长远,善于超前思维、战略谋划。当前,我国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好战略布局,抓紧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努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是久久为功做好人才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朝着人才强国目标勇毅前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拓宽人才工作思路,构建人才工作新模式。不断深化对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关注青年人才的培养,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广开进贤之路,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