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许卉:论北方王学重镇鹿善继心学思想之特色

2021-08-31 11: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鹿善继(1575—1636),明代北直隶定兴(今河北定兴)人,在燕赵之地绍述弘扬阳明之学,是北方王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以志节事功“振拔一时”,是曾国藩极力推崇的直隶先正之一。

 关于鹿善继的思想,孙奇逢视其为阳明学的传承者,称“接阳明之传者,实惟伯顺”;卢象升称“公之学本于余姚,出入朱陆,不为一家言,天下称其躬行实践”;李塨称“鹿善继讲学宗王守仁,而躬行切实过之”;四库馆臣亦称其“学出姚江,大旨提唱良知,与洛闽之学究为少异”,诸多论述论及鹿善继心学思想的多重面向和独特之处,下文作以分梳。

归宗阳明  兼采程朱

 概言之,鹿善继的心学上及陆象山,下及罗念庵,归宗阳明,可谓晚明北方王学的重镇。鹿善继对于阳明之学服膺不已,称:“我读《传习录》后发志愿担起这担子,力破流俗,一点一画,丝毫不敢假借,既见信于天下,然后渐宽绰。将来到如今,事到眼前,亦不大费安排了。”《年谱》载其抄写“阳明二册、象山一册、念庵二册”,可见鹿善继对于王学持有主动选择和接续弘道的精神,王学对其有安身立命之用。正因此,孙奇逢曾论称:“伯顺初读阳明而有得也,再读子静而有得也,手不释卷者四十年。后读《念庵集》,而手铭之曰:‘两公之后,不可无此公!’”孙奇逢与鹿善继相交四十载,鹿善继待其友善有加,孙奇逢更引鹿善继为知己,因而被尊为清初三大儒的孙氏对于鹿善继学术倾向的评判应是中肯之语。

 虽鹿善继的思想以王学为本,但并不排斥程朱理学。《年谱》载其祖父鹿久征在对他的教育中未尝轻薄程朱,悉心寻找理学之书,督促其习读。二十五岁时,鹿善继游学于朱学学者范一泉,“束身奉教,不啻北面事之”。在其著述《四书说约》中,他亦多处称赞程氏注解,如在“颜渊季路章”称程氏注极妙”;在“贤哉回也章”称“程注三段妙之极矣”;在“子游曰子章”称“程注五段及朱注总断俱可玩”。可见鹿善继归宗阳明、兼采程朱的学术自觉。

“天与灵根”

 在心性论上,鹿善继以王学为宗,坚持心性一元论,提出“灵根”之说。《传习录》载良知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阳明以不息之灵根”比拟良知,突出其创生不已之精神。鹿善继则取“灵根”以代“良知”,将灵根”作为本体。他称:“天与我一点灵根,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即天之所以为天也。天之所覆亦无不覆,地之所载亦无不载,故曰万物一体。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予人,谓之性;主于身,谓之心。一而已矣。”天、帝、命、性、心是随着不同分际而建立的指称,实为一。这个“一”即是“灵根”。

 “灵根”超越而永恒,“这点灵根,所谓尧舜虽千年,其心至今在也”,具有客体性;“灵根”内化于人,“人自各具一徹天徹地的灵根”,具有主体性;“灵根”亦具有活动性,“此一点灵根,是今下生成,历劫不化底,虽当剥蚀之后,一提便醒,人能于知痛知痒时,识其端倪,便觉鱼鸟皆亲,当时离地三尺”。可见,“灵根”既内在又超越,“即活动即存有”,承阳明之学,鹿善继以“灵根”阐说“良知”,统摄心体、性体。

“学在躬行”

 《定兴鹿善继二续谱》称鹿善继“一意实践,神常内守”。孙奇逢赞称:“此之学在躬行而不在口语者也。”其“一意实践”,将儒学精义与人生践履相融,极大地纠正了当时王学末流空疏之弊,体现出燕赵之地经世致用之风气。

 在学术指向上,鹿善继强调“一切着落,不以身实践之,徒以天倪之顿现,虚为承当,阳明所称将本体只作一番光景玩弄者,更可汗人背也”。对于儒家经典的阐释,他亦以实践为指向,如对《论语》“入则孝,出则弟”章,称:“此是孔子教条。良心人所自具,而得力全在实践上。孝弟敬信,爱众亲仁,总是力行,而学文者亦非枝叶闻见也。盖此心此理,今古所同,合千古圣贤之议论注措,始发挥详尽,学文所以为吾行也,印其行之所已合,开其行之所未到,孟子尚论古人,孔子好古敏求,同此路数。”

 鹿善继反对空谈性理,重躬行,重经世之学。《明儒学案》载:“首善书院之会,先生将入,闻其相戒不言朝政,不谈职掌,曰:‘离职掌言学,则学为无用之物,圣贤为无用之人矣。’遂不往。”可见其躬行之真切。

不离事功  志在圣贤

《定兴鹿善继二续谱》称:“善继端方谨悫,岿然如断山。……崛起北方,倡明绝学,以做人为人生根本,以希贤希圣为做人规模,以正心诚意为做人把柄,以知耻为做人几窍,在视听言动为做人所藉以通天下之关令,以非礼奉承躯壳者为自坏其人生平。”鹿善继以“希贤希圣”为人生目标,此愿立足于事功,而非空谈。他称:“吾人生天地之间第一等愿,要报国家,而报国家又全在安危存亡之际。”又称:“圣人强处,政在难熬处,超然才得真性命,完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其以国家、生民为重,以生命诠释了君子的杀身成仁,体现出大丈夫气概,孙奇逢赞其“生为理学名儒,死以忠节报国”。

 概言之,鹿善继以陆王心学为宗而兼采程朱,具有综合倾向;其以“灵根”为核心概念的本体论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丰富了心学本体论的理论内涵;其强调躬行,堪称心学中的实践派;在学术与人生追求上,其主张不离事功、成圣成贤,最终以生命成就了崇高的道德人格。鹿善继的心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北学特色,是燕赵文化和精神的典型代表。

(本文原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许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