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张葳:延伸红色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8-19 12: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年来,红色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乡村地区产业兴旺的有力抓手。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村风正、村貌美、村民富、产业兴、生活好,大大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围绕红色资源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多角度延伸红色产业链。

立足红色文化,提升价值链,重塑乡风文明。塑造新时代中国特色乡风文明。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学习科左中旗保康镇的“德孝文化”、西柏坡北庄村的“团结就是力量”等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经验,不断丰富红色文化表现形式,树立村民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提升红色文化价值链。深度提炼红色文化精神,提升红色旅游目的地软实力,抓好文学、影视、戏剧、美术、音乐等红色文化优秀艺术作品创作,促进艺术“在地性”激发,丰富在地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本乡本土内生动力。积极选派“乡创特派员”等掌握先进理念、熟悉实践操作的多学科专家、复合型人才、知名企业家、乡村创业者、艺术工作者、规划设计者等,采取线上访谈和线下指导的方式,持续跟踪参与乡村振兴。

结合时代需求,优化企业链,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积极培育壮大乡村文旅市场主体。鼓励乡贤、村民或城市居民在乡村创业,开办主题民宿、书吧、咖啡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以及养老院等,打造吸引新乡贤、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回乡创业者等高素质人才的创业创客空间,最大程度地聚集企业、人才,鼓励村民以资源、资产、资金入股,参与乡村开发建设,保障财产性收入。激活农村经济发展要素。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以红色旅游为抓手,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带动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和特色餐饮,成为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样本。打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和沉淀资产,统一规划,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引导群众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建立合作社,引进有实力的投资主体,统筹红色旅游相关产业发展,避免红色资源碎片化开发。

依托红色基因,加强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有效治理。以“党建+”做优乡村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实行网格化管理,抓好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定期邀请乡贤、“土专家”、村民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发掘红色资源,形成村庄发展共识,促进法治、德治、自治和谐统一。构筑产业发展红色引擎。牢牢把握红色文化本质及意识形态价值,加强指导监督,把好政治关、政策关、史实关,展陈内容及讲解词全面、准确和客观地展示和宣传革命史实。充分发挥大工匠和劳模的骨干示范作用,为农村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园区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引进乡村治理党政人才。加快培养一批爱乡村、懂农业的乡村治理基层干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积极向上级组织申请引进高素质的乡村治理人才,指导乡村建设。

依托红色资源,优化供需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做好红色资源普查,摸清红色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规模、分布、保护情况等。探索政府主导、各级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的保护机制,明确保护主体,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修缮力度。以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促进红色旅游景点提档升级,不具备开发条件的红色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为主,避免盲目开发。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提升红色精品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红色旅游与农业、工业、生态、文化、民俗、体育、康养、科技和其他新兴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创造红色动漫、红色影视、红色演艺、红色旅游节庆等红色文化新产品新业态,扩大优质红色文化供给。打造一系列以红色文化为底蕴的地方文化IP。讲好、讲新、讲活红色故事,注重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扩大中国当代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新时代红色艺术创作,围绕红色文化和重大时间节点,打造优秀红色演艺。积极研发红色文创产品,打造一批反映中国特色、中国人文精神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

延伸产业链条,优化空间链,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提升红色产业链质量。加强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形式上创新,将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体系中,激活产业链条。在内容上提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红色打底,多彩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核心,提质升级,打造一批全国一流、世界级标准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延伸红色旅游相关产业链。提高经济意识,带动山水自然景观、乡土民俗、地域性传统文化方面的旅游产品,以及吃住游购娱等方面的延伸消费,增强当地红色旅游的产业链意识,延长产业链条,深化产业融合,形成大产业。推动周边区域联动共赢。打破区域界限,以革命遗址和重大战役、重大事件范围为空间视角,在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加强红色旅游景区与其他景区、邻近乡村之间的合作。建立区域联动机制,推动村民就业、创业、创新,实现相关资源整体规划、整合与开发,打造一系列跨区域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周边区域村民富裕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太行山乡村旅游片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A201902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