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是指导河北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总纲领。双循环下河北要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就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强化外资强链效应,提升国际产能合作。
推动外贸创新发展
一是强化贸易产业融合。推动河北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聚集区申报国家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增强贸易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河北国家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申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外贸基础设施,强化基地的外贸发展功能支撑;推动河北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与外贸发展的良性互动,提升河北传统优势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推动河北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促进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与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创新外贸业态模式。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石家庄、唐山、雄安新区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创新发展,持续强化跨境电商对外贸创新发展的强力赋能效应;推动国家白沟箱包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创新发展,以点代面辐射带动河北特色商品市场的外贸出口。三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推动河北外贸出口产品转内销,通过渠道连通、标准同一、质量同质建立“同线、同标、同质”的内外贸一体化促进体系。四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河北外贸企业通过研发、设计、智能化、服务化改造等多种创新路径提升外贸产品质量,培育基于创新支撑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五是创建进口贸易平台。依托河北自贸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申建大宗商品、药品等进口口岸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六是创新国际营销体系。加快海外市场商品展示、经销、物流配送、仓储、售后服务等国际营销新机构、新设施的设立,尤其要着力推进公共海外仓布局。七是融入自贸/投资协定。融入自贸协定(RCEP等)、投资协定(CAI等)等国际经贸合作安排,通过河北外贸与协定红利的紧密结合把握国际市场新机遇。
强化外资强链效应
一是产业链集群招商。聚焦河北重点产业“产业链集群招商”,通过梳理重点产业链诸环节找出产业链的国际“卡点”“堵点”或短板,有针对性地吸引外资,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重构中通过开放合作引资补链、固链、延链和强链,吸引重点产业链关键节点优质外资项目入驻河北产业集群,推动利用外资与河北产业集群升级的精准匹配,构建产业链诸环节一体化、内外资项目聚集的区域全产业链集群。二是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推动《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具体落实,适时出台河北地方外商投资条例,提高外资相关行政性法规、政策文件的规范性、一致性和透明度,确立对河北外商投资的法治化保障;进一步深化河北外商投资便利化改革,通过全流程梳理和再造最大程度地简化外商投资手续,多措并举降低外商投资的各类隐性制度成本,进一步提升河北外商投资的便利化水平。三是升级外资承载平台。加快河北自贸区的建设步伐,提升河北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能级,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顺应外资承载平台国际化、高端化、精细化的建设趋势,创建国际产业合作园等针对特定国别高质量外资聚集的承载平台,通过理念创新、高质量打造提升河北现有国际产业合作园的承载功能。
提升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一是河北是首批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是河北化解优势过剩产能的国际化路径,也是河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抓手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已由项目分散发展转为以园区为空间载体的聚集化经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正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首选承接体、主要聚集区以至当地经济发展新引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正步入“园区化”发展阶段。二是河北“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近年来也呈现“园区化”发展态势,境外经贸合作区正成为带动河北传统优势产能“抱团出海”的新平台。河北要以境外经贸合作区为新抓手提升“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水平,在河钢塞钢等生产经营型亮点项目基础上打造园区型亮点项目,着力推动申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将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作为提升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路径。
聚焦开放平台建设
高水平开放平台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与核心支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水平与能级。要树立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平台思维”,着力通过雄安新区、自贸区、开发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等开放平台的发展与提升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要充分发挥雄安新区、自贸区两大核心平台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将雄安新区、自贸区打造成服务双循环、实现河北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高能级开放平台。通过重点推进雄安新区、自贸区双核心平台建设带动提升其他开放平台的对外开放能级,进而形成开放平台对河北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整体支撑效应。为此,河北要以建设雄安新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和自贸区为依托,通过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推动河北对外开放“全领域制度创新”,打造涵盖外贸、外资、对外投资等全领域的河北制度型开放高地。比如,可充分利用河北自贸区政策红利,探索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融资方式创新等。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宋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