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李鉴修:让李保国精神结出累累硕果

2021-04-20 15:38   来源:本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把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走出脱贫致富新路。他对党忠诚、亲民爱民,带着我是共产党员,就应该为百姓干点事情”的信念和把我变成农民”“让农民变成我”的亲民爱民情怀,矢志不渝扎根太行山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他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把田间地头作为课堂,把广阔天地作为实验室,创新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的富岗苹果卖到百元一个的“天价”,绿岭薄皮核桃享誉全国,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脱贫新模式。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把自己看作“太行山的儿子”,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在最艰苦的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为太行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无私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常年高强度工作使他积劳成疾,2016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李保国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

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作出高度评价。2016年5月,李保国教授成为全国“两学一做”先进典型,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分别追授他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2019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他“人民楷模”的国家荣誉称号。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再次赞誉李保国是“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继续发扬光大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李保国精神,让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结出累累硕果,筑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我们要学习践行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的精神,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各种风险和挑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像李保国那样,“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切实解决人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见不得老百姓穷”的情怀,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同甘苦、共奋进,在问需于民中明方向,在问计于民中聚共识,在问效于民中纠偏差,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我们要学习践行李保国同志扎实苦干的精神,始终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李保国同志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了贫困山村的面貌,帮助10万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成为乡亲们眼中的“科技财神”“农民教授”“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激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办实事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做虚功,“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强化责任担当,面对困难不退缩逃避,不懈怠懒惰,在工作实践中敢于面对风险挑战,勇于承担重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精彩人生。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在复杂环境中经受严格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要锤炼干事创业的真本领,深入调查研究,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把握规律,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我们要学习践行李保国同志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李保国同志不顾病痛,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脱贫攻坚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以超常的意志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奏响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我们才能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中华民族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绝非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成为我们前进的象征。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信仰信念激发奋斗的动力,守初心、担使命、不懈怠;要解放思想,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积极主动作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滚石上山精神锐意进取;要发扬“赶考”精神,保持大考作风,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上下求索,踏平坎坷,奋楫向前,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我们要学习践行李保国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坚持干净干事、公而忘私,用模范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李保国同志面对个人利益,从不放在心上;面对个人荣誉,总是淡然处之。他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为农户、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这种“不为钱来、不为利往”的高尚品格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间大爱,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淡泊名利的价值追求。正所谓“明镜所以照形”。我们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躬身践行“三严三实”,养成一种习惯、化为一种境界,始终保持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品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持从我做起,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面对不正之风,增强人格的力量;面对利益诱惑,增强廉洁的力量,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勇于自我革命,时刻自警自省自励,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为人民鞠躬尽瘁,不负韶华。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