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文荟》整版刊发文学所郑恩兵研究员的理论文章《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抗日烽火熔铸的晋察冀文艺》。
文章指出,晋察冀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它的创建,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们以笔作戈,英勇奋战在抗战第一线,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幅激荡人心的抗战文艺画卷。文章叙议结合,以庄重、严正的笔调,详细叙述了晋察冀抗战诗歌、戏剧、报告文学、小说、音乐等革命文艺的发展历程,将晋察冀革命文艺置身于抗日烽火的历史背景之下予以审视,回归它们作为“巩固壮大抗日根据地、战胜敌人、发动民众的重要手段”的本质属性,去探讨它们所表现的民族精神、革命品格、爱国情怀、英雄主义内容,所运用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形式,以及它们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的成功代表。它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并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特色鲜明的精神追求,孕育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品格,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在《光明日报》上整版刊发晋察冀革命文艺研究的理论文章,是河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开创性成果,也是文学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体现。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