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0年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元理论变换的视角…………………………………乔清举,马啸东(1)
70年来中国文学阐释模式的嬗变及文艺学走向…………………………………李春青(11)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再审视(专题讨论)
再论初创时期的中国史学史学科…………………………………张 越(23)
中国史学史经典范式的传承、演变及创新…………………………………朱洪斌(29)
论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与著述特点…………………………………王 传(38)
哲学天地
意会:不可言传的整合力量——波兰尼《个人知识》解读…………………………………张一兵(45)
中和与儒、道及阴阳思想发展关系考论…………………………………葛志毅(56)
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本然关系之多视域解蔽及其效应…………………………………肖士英(68)
史学纵横
何谓科学的方法论和鉴别是非真伪的科学标准——从“史”“论”之争纠结难解谈起…………………………………庞卓恒(77)
生活与制度:清中叶东北奉天地区的移民与日常生活(下)…………………………………常建华(83)
中华变易观与近代文化转型…………………………………何晓明(94)
概念·内容·史料:抗战区域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汪效驷(100)
文学评论
从大文化史观再出发:百年《红楼梦》研究如何突破?(专题讨论)
从《红楼梦》语体问题切入“文备众体”研究…………………………………詹 丹(107)
近代印刷术革新与《红楼梦》刊行研究的新突破…………………………………曹立波,武 迪(111)
关于袁枚《随园诗话》中《红楼梦》的几则文献…………………………………石 玲(118)
《红楼梦》电影研究不应忽视早期电影文化生态…………………………………何卫国(122)
充分认识和积极发挥文艺的生态分解功能…………………………………曾永成(128)
永恒之女性,引领水浒上升——《水浒传》对女性与婚姻的真实态度…………………………………杜贵晨(135)
经济学观察
创新驱动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机制和路径…………………………………高 波(142)
生态环境政策机制的有效性——兼论塞勒行为经济学认识的政策启示…………………………………钟茂初(154)
中国展览业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政策启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林 黎,李 敬(162)
农民职业分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李逸波,赵邦宏(168)
社会学透视
社会治理创新与“新清河实验”…………………………………李 强,卢尧选(175)
社会资本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张文宏,张君安(183)
市场化过程中就业脆弱性之演变(2000—2010)…………………………………刘爱玉,刘继伟(190)
当代国外饮食人类学研究的范式转变…………………………………袁同凯,吴新悦(203)
学人论坛
民国时期关于广播娱乐伦理的争论及历史反思…………………………………康 智,白 贵(21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保甲设置实况及其职能——基于涉县甘泉村的考察…………………………………樊孝东,冯小红(216)
网络民粹主义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路晓锋,刘鹏茹(222)
《河北学刊》2019年总目录…………………………………冀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