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全面维护各领域的国家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我国通过立法统筹国家安全的各领域,除《国家安全法》外,还先后颁行了《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国防交通法》《核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任务,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这说明我国在国家安全领域已形成了涉及国家安全的宪法条文、国家安全综合立法、国家安全专门立法与国家安全分散立法相结合的法律体系;说明国家安全观与法治中国建设已经有机融为一体,为国家安全填充了法治保障底色,开辟了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新局面。
《国家安全法》确立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新形势下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高度重视,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意志和心愿。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增强全社会自觉投身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唤起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凝聚国家安全的群众合力,以法治保障与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国家安全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突出立法为民的立法理念。《国家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安排,规定了国家安全的含义、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有关国家机构的职责、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国家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公民、组织的权利义务等。为构建和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提供了完整的框架,也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之路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与制度支撑。
国家安全是国运所系,民众所望。今天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宽广,影响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作为科研工作者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国家安全法》为契机,不断提升防范安全隐患的能力和水平。一要在思想认识上拓深度,在理论学习上增强度。要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工作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共识,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力量。二要在政治站位上提高度,在社科研究上聚准度。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履行自身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结合河北实际,创新研究方法,开展理论研讨和研究工作,不断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开拓国家安全新的研究领域,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智力支持,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法学所蔡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