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周振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结构研究

2019-01-08 14:44   来源:本站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顺应时代要求,回应实践呼唤,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竖立起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旗帜,把全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由理论主题、哲学基础、理论主体、基本方略和价值核心等构成。

一、理论主题

任何科学的理论体系都具有鲜明的理论主题。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确立了鲜明的主题。此后的中共历次代表大会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绘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时代体系的真正的内容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问题可谓是时代的声音——时代的需要以问题的形式提到世人面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创到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有重大而现实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需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都是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的集中概括。正是这些重大问题导向,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中共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特别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世界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必然引起国际格局的调整以及遭到守成大国的遏制,这是中国将面对的长期挑战。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已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全面深化改革“涉险滩”、“啃硬骨头”的任务突出,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并且随着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更加强烈,利益固化的藩篱需要突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脱贫攻坚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的“开发短板 、民生短板”迫切要求补齐。因此,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不断出现新情况、新趋势,矛盾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经历着从量变积累到质变转化的发展趋势。从执政党自身建设来看,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尤其是在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因而,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可概括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历经艰辛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哲学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理论体系。溯本探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认识论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论、实践论、矛盾论、社会基本矛盾论、群众史观等一系列重大观点,在创造性运用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之首要观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继承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所创造的实践经验,同时结合新的实践,深化对这些经验的认识,特别注重及时总结新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新鲜经验,充分彰显实践第一的观点和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人类认识运动总规律,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运用,而“摸石头”就是摸规律。因此,在认识规律的前提下,中共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同时,顶层设计方案的贯彻和落实,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试点试验,在得到初步检验后,再予以推广。“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紧密结合,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指导方法,反映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根本要求。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立足于新时代的新实践,吸收以往的实践经验和一切有益思想成果,不断推进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是新时代新思想体系形成的基本途径。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作了创造性阐释,深刻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规律,特别是创立了矛盾问题学说,科学阐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以及矛盾双方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区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并强调:“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正是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科学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历经艰难曲折的探索而获得的伟大成果。因而,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形态。从理论层面来看,是在共性指导下着力研究个性,在研究个性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来丰富共性,引发理论创新不断获得新成果。从实践层面来看,问题导向的实质是发现、正视和分析矛盾,揭示、掌握和运用规律。习近平指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矛盾分析首先要求着眼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在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道路上,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概括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作出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论断,提出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不相适应的问题。尽管当时毛泽东未能对不相适应的问题作进一步分析,但他仍然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代中国的改革始终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推动的,改革的指向是破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机制及思想观念,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障碍、开辟新路。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多次论述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明确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并且,明确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和考察,为全面深化改革、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必要的思想理论支持,指明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中国当前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绝不会一劳永逸,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站。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矛盾双方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有部分质的转化。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矛盾双方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中共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社会发展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紧紧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社会的生成、历史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显现和确证,在本质上是劳动所创造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穿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指导原则,并贯彻到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之中。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出发,习近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维度,以及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高度,充分论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当代中国的国体和政体表明,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将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赋予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是监督权力运行的主体。执政党的一切工作的目标都是为人民造福,人民享受国家发展的利益,并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也是社会价值主体,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秉持的以人民立场、群众观点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基石的根本思想原则和方法。

三、理论主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基础,系统地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并对以往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范畴、概念的内涵作了拓展,同时产生了富于时代特色的新范畴、新概念,经过逻辑分析,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判断、新观点所构建的崭新理论主体。

新时代——这是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范畴,也是标注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的新论断。新时代不同于新阶段、新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发生部分质的飞跃、有特定内涵的范畴。正是与新时代范畴相联系,产生了一系列新论断。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是与新时代紧密联系的新概念、新判断。1981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今主要矛盾的两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共十九大准确地对主要矛盾的运动变化作出了新判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全新任务及要求。与主要矛盾转化相联系,产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但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这是贯通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揭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概念,将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紧密联系和统一起来。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显然,它具有极其广泛的包容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创造了与世界人民美好愿景息息相通的语境——中国梦概念,生成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一系列新论断。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完整提出“四个全面”,并于2015年2月在省部级干部研讨会上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了系统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构成中共十八大以来战略布局新概念,是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预计在2020年实现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进而产生诸如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一系列新论断。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系统的发展理念是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强调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全面性、永续性和价值诉求,集中反映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辩证法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创新处于中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注重解决发展的第一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绿色是影响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中国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注重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包含着一系列新判断,比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驱动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了这一重大概念。他指出,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要求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协调行动,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是: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风险的中国方案,反映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对人类进步的历史性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产生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一带一路”倡议等新概念、新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事物本质是有层级的,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最本质特征”是一个新概念,由此而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有“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等。可以说,“最本质特征”的概括更加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共同富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的本质也不可能在实践中展开和实现,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鲜明特色也不可能形成。所以,“最本质特征”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

上述新范畴、新概念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处于高端位置,在回答时代课题的逻辑分析中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重大理论观点,并集中表述为“八个明确”,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根本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涵。

四、基本方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创立到发展再到形成体系,已构建了一个基本稳定的体系框架,并不断吸纳党和国家的理论创新成果,加以充实、丰富和发展。中共十九大报告从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角,提出“十四条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在体系建构上是一大创造。

从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基本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南,基本路线是在基本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两个基本居于第一个层次,具有全局的、长期的指导意义;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在实践中依据时代新课题、新任务所作的新总结;基本方略是在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新成就、新经验、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上继承、吸收、升华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而形成的。

总体而言,基本方略的“十四条坚持”是在“八个明确”的统领下形成的,每一条坚持都有其丰富内涵,且相互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

第一条坚持,突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实践展开,贯穿于基本方略的各个方面,可谓是基本方略的政治统领和根本保证。

第二条坚持,突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核心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实践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逻辑延伸,可谓是基本方略的价值所在和目标导向。

第三条坚持,突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体制保障。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条在基本方略中处于引领地位,彰显出基本方略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四至第十条坚持,突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践展开和重点指向。经济建设要求突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级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这一条向全党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建设突出强调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两个方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法治道路。文化建设突出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社会建设突出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家安全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突出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领,各方面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以上五条基本方略,直接回应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的要求,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实践指引。

第十一至十四条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和政治保证的视角,阐明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基本方略,突出强调了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可谓是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条坚持”,作为基本方略体现了理念创新、顶层设计、实践路径和实践智慧的高度统一,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安排和系统方案。

总之,“八个明确”的基本理论观点与“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共同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这一时代课题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运用和展开的,已形成诸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需要不断总结和深入研究。

五、价值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谋解放的共产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并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人民性理论品格,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发展规律,照亮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谋求自身解放、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彰显出为全世界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人民性品格,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始终不渝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弘扬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创新传统,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和价值旨归。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以贯之地强调和反复阐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观点,同时十分重视吸收、升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民本的文脉传承,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善政之要惟在养民”等民本观点,指出“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理念。这两方面的结合,生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中共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郑重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目标定位突出了人民的中心地位。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概括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新发展理念确立了根本价值导向。稍后,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了深刻阐述,强调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2016年2月,习近平在党的新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016年4月,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网络事业发展。中共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纳入“八个明确”之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入“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之中。

习近平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论述指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精义。换言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绩效和价值由人民评判,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要求,这不仅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执政党制定、贯彻执政方针和政策,推进各领域工作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及价值旨归。

以人民为中心,贯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主题、哲学基础、理论主体、基本方略,成为其价值核心。可以概括地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也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点的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开创人类文明发展新实践的智慧结晶,以及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不断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