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刘书越:我党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2018-10-29 09:31   来源:本站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我党在革命和建设,尤其是40多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提升到了新境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也是我党的一贯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十八大以来,更是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伟大实践的理论遵循和重大指针。

一、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任何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千年思想家,马克思及其战友恩格斯在创立伟大学说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精辟而超前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指出人和自然是在实践基础上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形成了系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生态思想作了集中概括和高度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笔者在此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学习体会,试着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梳理如下。

首先,马克思论述了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什么是自然。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自然界发展的最高产物,是物质进化的最高物种形态。“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并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首先依赖于自然。”这是马克思自然观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思想。同时,“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合地存在。”自然界对人而言不是外在、给定的,而是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中生成的,即“自然生成为人”。马克思强调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是想说明人的生存方式的另一个特征,即“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人在其生存过程中,一定会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在本质上,人是社会的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其次,马克思论述了自然的本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自然界又是人的一部分。自然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是自然界哺育了人类,离开这种外部世界、感性世界,人就无法生存。人类只有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从自然界那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即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只要被人认识,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成为人类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条件。

第三,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在开始创立他们的学说的时候,就把人和自然界的统一看作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认为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对人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理解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自然界对人的活动具有制约与反作用,应该将自然界视为我们自己的身体,象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大自然。人在同自然交换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如果不尊重自然,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曾告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每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我们必须时刻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都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深刻论述无疑对我们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伟大探索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到自己旗帜上,以改造社会、美丽中国、造福全人类为己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许多创举和精辟论述,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不断推进到新境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实践成果和理论丰碑。在此,按三个历史大的时期加以分析总结与概括。

第一,从建国前后到改革开放,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使广大中国人民“站起来”,但这并不是说当时就不重视环境问题。比如,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既为当时苏区的农业建设指明方向,也为水利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建国初,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仍然重视环境建设,做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根治大江大河等事关国家生态建设的重大部署。1956年3月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1958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

由于建国初期我国连续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洪涝灾害,包括1954年、1963年的大洪水,这都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也强化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定治水兴农的决心。1963年11月,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各项水利工程建设在积极开展起来。这些探究是对中国传统治水经验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不仅为当今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也丰富了生态思想。

由于当时我国生态问题还不突出,建国时间短,任务重而经验不足,并受苏联哲学等因素影响,“人定胜天”思想一度 盛行。这虽有利于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干劲,也使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但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做出的一系列事关国家生态建设的重大部署,仍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

第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召开,我党的曲折前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着繁重的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任务,一直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但是已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指出要把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作为一件大事去抓,“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经济发展效益和环境保护,用法制保障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提倡集约型发展方式,保障子孙后代享有美好生态环境愿望和权利等生态文明思想。

邓小平不仅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付诸实践。他在1982年先后对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做出题词和批示:即“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1990年,邓小平在指出:“制定出新的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我完全赞成。……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他坚持带头参加义务植树,还把环保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独立出来,设立国家环保局,健全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保护环境,美化生态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确定了我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江泽民曾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党中央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又明确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描绘共四部分。其中的第一部分指的是物质文明建设目标,第二部分可以指的是政治文明建设目标,第三部分指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第四部分是这样描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的发展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正式提了出来。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大会报告,把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并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标志着我党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社会文明理论到了一个新高度。

总之,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国民经济工业化进程凸现出来的,我党对环境的认识,也呈现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建设工业强国、实现“四化”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直到今天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三、新时代、新境界、新作为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提升到了新境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第一,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个“初心”。1969—1975年,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的农村大队经历了七年的知青生活。当时,他就带领乡亲大办沼气池,初步显示反思性的生态情结。上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主政河北正定,提出发展旅游,主持制定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主政福建、浙江期间,一直注重推进生态建设,既要保护生态,又要经济发展,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清晰,“两山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科学论断先后提出。

担任党的总书记后,无论是在白山黑水、巍巍昆仑、万里长江,还是在三江源头和茫茫草原,尤其是在京津冀,他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带到哪里。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多达数百余次,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到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再到把污染防治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一起,确定为三个要坚决打好的攻坚战。这些新思想新论断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以民为本、心系百姓的初心情怀。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金句连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但丰富,包括了生态文明的方方面面,而且通俗易懂,道理深刻。这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时,也是生动形象、金句不断,即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抓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恰当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锐意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

这决策部署主要包括,继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生态文明体制的“1+6”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八方面的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2016年5月,国办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6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8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11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国办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税法》。这些措施组成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四梁八柱”,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 历史性地写入宪法。

行动最有说服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力整治环境问题,搞好环境督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之后,中央提出了第三个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随着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的实施,一个个战略部署,正在得到实施;一项项改革举措,正在积极推进。不断强化和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制度,一些地方党政领导被约谈,一些企业被处罚关停整改。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之高、部署频次之密、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一张张秀美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如今,随着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推进水污染防治,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等措施的实施,中华大地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越发清晰宽广,“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美丽中国离我们也越来越近。

作者简介:刘书越(1966--),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省清河县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邓研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成果奖5项,2017年评为享受河北省政府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