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王彦坤、张彦台、刘丽莎:改革开放——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光辉起点

2018-10-22 09:46   来源:本站

1978年12月,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改革开放拉开大幕。四十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日新月异、天翻地覆,大步走向全面小康和世界舞台中央。历史昭示未来: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光辉起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伟大革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新征程

四十年前,真理标准大讨论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轰然响起,解放思想的启蒙开始冲破“两个凡是”思想藩篱。半年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作出了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历时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征程。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关头,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抉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历史上每次大飞跃都是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解放思想大讨论。邓小平指出:这个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1与此同时,我们党对“文化大革命”及以前历次政治运动的冤假错案进行全面清理和平反。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从 1979年起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实现了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地总结了经验教训,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将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标志着在党的指导思想上胜利地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四十年改革开放新征程中,放弃封闭僵化老路,拒绝改旗易帜邪路,大步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路。正如中国革命走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改革也首先从农村开始,推动改革走向城市。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名农民义无反顾包产到户,引发联产承包制“星火燎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给长期贫困的农村农民带来了生机活力和幸福希望。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而标志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措施,使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局面。随着对改革开放认识的提高。1981下半年,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建设全面展开。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僵化思想的束缚,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同年12月,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此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改革开放全面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走向完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全方位对外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以往的基础上“开辟一条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越往纵深发展,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有待完成的任务和新提出的任务越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方法解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通过采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加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措施,打开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悄然问世

毋庸置疑,我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走向全面小康乃至现代化的“中国模式”,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前所未有地坚定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信心。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威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党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丰富发展的四十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四十年。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创立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体制改革的四十年,就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的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建立的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天生十全十美的社会制度,需要通过体制改革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四十年所进行的改革开放,目标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我完善和发展,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繁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四十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强调“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中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已有坚定“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让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和世界舞台中央

四十年不平凡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主义中国面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引发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实现的光明前景一切表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已经和正在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之路: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公认,中国综合国力全面增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同革命一样,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四十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这场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1978-201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64%,创造了二战后一国GDP增长持续时间最长、增长率最高的世界纪录。而且,这一世界纪录又是在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创造的,更显难能可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改革开放是一条富民之路:人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走向小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通过40年努力,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偏上收入国家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前所未有提高。40年前食物贫乏、品种稀少,如今粮食富裕、食品多样;40年前衣料紧缺、款式单一,如今衣料繁多、款式多样;40年前农村平房破旧、城填住房紧张,今天农民普遍居住砖瓦房,城市居民住房愈加宽敞;40年前农民只有马车、牛车、自行车,如今不少农民轿车出行。与此同时,1978-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成为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毫无疑问,人民物质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精神生活从枯燥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是一条开放之路:中国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四十年来,我国先后举办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G20峰会和金砖国家峰会等。如今,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大力扩大自身开放程度,努力推进世界各国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正在彰显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的世界大国力量。

历史昭示未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回首四十年改革开放风雨历程,我们感慨不已;观照当今中国日新月异,我们欣慰自豪;展望新时代美好前景,我们重任在肩。在这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要铭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启示,奋力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国改革开放,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问题上,四十年来一直存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是“全盘西化”的严重分歧。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求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社会主义旗帜在苏联东欧剧变时依然高高飘扬。时至今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是改旗易帜的斗争,依然没有停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改革怎么改、改什么,要有政治底线和政治定力。政治底线就是要坚决反对任何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谋,政治定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

——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是一场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社会革命,必须冲破落后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思想束缚,改变因循守旧、僵化保守的精神状态,不断实现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40年来,我们党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扫清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障碍。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一扇扇“智慧之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源于一系列的实事求是的战略、一系列的解放思想的探索、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决策、一系列的开拓创新的理论。进入新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势不可当,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始终挺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在未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具有自我牺牲、敢闯敢试的勇气。改革是一场引发社会“四个多样化”的深刻革命,是一场触及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革命,是一场没有前人成功经验可循的深刻革命。面对这样一场风险极大的深刻革命,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勇气,是不可能成功的。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就是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今天,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要坚持科学发展、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面对“深水区”、“险滩”,要不躲不绕,勇做“急先锋”,敢闯敢试才能为解决难题创造新条件,锐意进取才能为解决难题找到新办法,大刀阔斧才能为解决难题开拓新思路。

——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具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智慧。深化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同时应注意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述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将改革进行到底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历史与现实表明,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久久为功,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持续推进,才能达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未来,我们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作者简介:

王彦坤,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研究员

张彦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刘丽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办公室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