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更加坚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归纳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有一条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的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讲话对此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新时期的改革和开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开放也是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这是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条必须长期坚持的实践经验。
一、改革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哪一个人头脑中想出来的,而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开始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以后,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并且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的任务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党的八大科学判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些正确的思想未能一以贯之,受到严重干扰,以至发生“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曲折。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有改善,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短缺经济、“票证经济”的状态,1976年人均粮食、汽油、棉布消费量均比1956年减少,很多居民特别是农民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干扰和束缚了经济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广大人民迫切盼望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重新推进中断了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在邓小平同志主导下,全党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邓小平要求全党“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一个大解放”。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次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党的主张和人民的要求的统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的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总要通过劳动者的意愿来说话。这是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通过追求自身目的的人的活动、劳动者的活动而联系和生成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呈现和确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只有把握人民意愿反映人民意愿,提出的主张才能顺乎历史潮流。
改革是人民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反映了改革开放是扎根于亿万人民之中的伟大革命,人民的意愿始终是推进改革的起点和动力。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农村改革时强调“要从当地条件和农民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他说:“只有充分发挥人民意愿,形成广泛共识,人民才会积极支持改革,踊跃参加改革。”他要求“坚持从人民普通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背后查找体制机制弊端,找准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改革的问题导向本质是由人民意愿决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在强调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突出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真正使改革“接地气”。“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指明了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的实践路径。
二、人民是改革的主体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主体自觉。人民群众始终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特别是他们的首创精神,引领着改革开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次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40年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
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又是从农民自己创造的“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步的。1978年秋,安徽遭遇特大旱灾,省委省政府决定允许生产队将部分耕地借给农民耕种。在这一应急政策带动下,1979年2月,凤阳县小岗村的8户、21位农民悄悄聚在一起定了分田到户、包干经营的合同,当年获得20年来第一次农产品丰收。农民群众看到了这条路子,全县83%的生产队相继实行了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后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这一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改革,引起了不同观点的争论,到底能不能包产到户、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邓小平同志经过了解情况、认真思考做了表态。1980年5月31日,他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肯定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大,并且打消一些同志对削弱集体经济的担心。当年11月,中央通过75号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以后连续几年发布文件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和完善。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东西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到党的政策,再到群众中去贯彻检验、发展,这正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一条规律。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大批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权流转、财务公开等新生事物,无不是农民的实践创造。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三权分置”格局,并且提出了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重大举措,使农村的巨大活力再次释放出来。
改革从农村向城市发展,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探索中陆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形式,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提供实践经验。
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还表现在他们是改革成效的评价主体,是改革成效和价值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改革方案行不行,改革成效好不好,必须让人民评说。人民不满意的方案必须及时校正,不能硬是坚持下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医改的一个方向,各地都有试点。2015年3月,重庆市出台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改革方案,仅仅7天就被叫停。因为这个方案加重了部分群众就医的负担,引起了民意的反弹,被群众否决了。医改怎么改?还是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听取群众评判意见。从2013年开始,福建三明市围绕医药、医保、医疗,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取得成效。2016年3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专门听取有关汇报,当年8月,向全国推广了包括三明市在内的八个方面24条医改经验,被许多城市吸纳,推进了医改进程。
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必须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为了人民与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紧密结合起来,用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领导机关和领导者既要把功夫下在制定改革方案的“最先一公里”上,更需要下在落实方案、让群众享受利益的“最后一公里”上。人民群众只有从改革中获得了切实的利益,感受到改革的含金量,才能为争取更大的更多的利益而投身改革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发挥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改革活力的引擎作用。
改革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推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的结合点。邓小平同志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他还说:“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如果改革有违共同富裕目标,社会财富快速向极少数人聚积,那么肯定会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抵制和反对,肯定丧失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只有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不断展现其现实性,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得以协调,民生不断得到改善,人民群众才会有真正的获得感,才会催生出巨大的改革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制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然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改革的目标取向,又是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必然会遭遇巨大阻力,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涉险滩、啃硬骨头,都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来自人民,力量也来自人民,需要进一步创造让人民群众公平参与改革开放实践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于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能持续。”“我们要通过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只要有了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过不了的坎。人民群众是我们始终保持改革定力的强大根基。
(周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