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成果发布

陈璐:推动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力点

2018-08-31 09:39   来源:本站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近年来,我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结构偏重、投资不足和新动能不够等问题,面临一些新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旧发展动能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才能够摆脱传统粗放、大量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旧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从我省实际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结合实际、系统谋划、精准施策,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强化新旧动能转换的顶层设计

新旧动能转换实质上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迫切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通过顶层设计把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各项部署上来,找准发展方向,明确总体要求、推进路径与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引导各级党政干部和企业家队伍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深入研究、查找与先进省份的差距,结合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规划、平台布局、产业方向、改革措施、支撑政策和保障体系等。三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分项规划相结合原则,加强规划统筹管理,构建层面分明、功能清晰、相互协调的新旧动能转换规划体系。四是瞄准新旧动能转换的薄弱环节,通过宏观引导,切实把资源配置重心向新旧动能转换倾斜,提前谋划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出台扶持后发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意见,在资金、土地、人才、项目引进等方面制定更加务实、更加管用的政策和措施。

聚焦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

在经济换挡阵痛期,产业新旧动能是否能够接续好至关重要,它往往决定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成败。站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角度看,当前我省传统产业动能占比仍然较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产业动能培育不足,发展的质量效益还不高。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并重,推动产业新旧动能的完美接续和高效转换,努力做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

一是坚决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持续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充分利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坚决化解钢铁、煤炭、建材、化工等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为动能转换拓展空间。一方面坚决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让稀缺的优势资源得以流向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另一方面坚持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切实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工作,确保职工有安置、社会可承受、民生有保障,依法保护企业和债权人合法权益。二是主动调。推动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促进“老树发新芽”“有中出新”,实现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在工业方面,要通过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产品精品化、高端化为重点,引导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在服务业方面,要深化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传统服务业品牌提升,在全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餐饮交通等行业打造出若干个全国知名的服务业品牌;在农业方面,要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三是加快转。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型农业,积极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全省产业体系向高端化、链条化、生态化转变。加快组织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壮大发展“大智移云”、医养健康、先进制造、文化创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全面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要大力抓好重点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强项目管理服务,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激发释放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活力和潜力

新旧动能转换的“青黄不接”,很大程度是因为动力和活力不足,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为此,要大力培育和构建促进新动能培育壮大、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制度环境,激发和释放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活力和潜力。

一是在完善市场体系、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等关键领域深化改革,继续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有序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切实激发企业活力。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制定全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优化重组方案,建立健全上市资源后备库,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首发上市。二是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及政策创新,设置新旧动能转换省级基金,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和入库项目支持政策,创新金融机构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方式方法和产品项目,形成有力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加大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化事前审批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的行政管理制度全面落地,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强和完善政府服务企业工作。四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探索相关领域政策先行先试,形成试点政策依次推广、逐步拓展的全域共建的格局,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构建新旧动能转换的平台支撑体系

加快平台建设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依托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平台体系,可以有效集聚发展要素,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要看到,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碎片化、粗放式的平台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进新型平台建设、构建新旧动能转换的平台支撑体系迫在眉睫。

一是要谋划建设具有先行先试性质的重要战略平台。可在全省设立“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针对新旧动能转换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园区平台整合。在现有的开发区规模基础上进一步重组整合,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加快平台体制机制创新。三是要推动建设一批新型科技平台。谋划建设一批“双创双服”示范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培育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支持部分市县创建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探索“自主研发+项目合作+共建平台”新模式,鼓励产学研用合作集成创新。四是要强化融资平台建设。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建立更多适合产业发展的融资平台,破解资金难题。未来可考虑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在金融创新方面的作用,在雄安新区设立一批大型科技和产业融资平台,吸引国内外资金,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营造新旧动能转换的环境保障体系

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命线”是环境,“催化剂”是推进机制。只有持续优化提升创业环境、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不断完善激励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便民助企服务,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加大政策帮扶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二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将生态环境治理与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进行城市改造全面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发展。三是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坚持先进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理念,配套建设高水平的学校、医院,扩大高端服务供给,营造高品位的生活环境,增强对高端人才、大型企业、高新企业的吸引力。四是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推进机制。建立起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党政干部队伍激励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强化创先争优意识,以工作对标为抓手,在城市、县区、园区、机关等确立先进省市的对标对象,制定追赶的指标体系,一步步缩小差距,锻造出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铁军”;建立快决策、快执行、快突破、快见效工作机制,通过组织专班专线、强化督导考核、加强日常调度等方式,压实工作责任,分级解决问题,以效能革命保障新旧动能顺利转换。

(本文发表于《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