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弘扬伟大革命精神
让伟大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张福建
●县(市、区)委书记论坛
牢记使命 奋力前行 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根发芽
………………………………………………………………中共滦平县委书记 蔡福浩
●宣传部长论坛
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
……………………………………………………中共深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龙海
●学者观点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内涵
…………………………………………………………………………………………于向东
让伟大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的历史思考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张福建
红色历史、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革命精神,多次走访革命老区,缅怀革命先辈,深刻诠释革命精神的思想内涵,号召全党保持和发扬革命精神。他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在新时代,我们党要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保持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一、中国革命孕育了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
红船精神。我们党自红船扬帆启航,带领中国人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不久,他便率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旧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号召全党要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赋予了红船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
井冈山精神。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斗争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培育出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也是鼓舞全党、全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
延安精神。延安是革命圣地,在这里,党中央运筹帷幄,作出了一系列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孕育形成的伟大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力量,推进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西柏坡精神。70年前,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建立了我们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历史性大转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作为我们党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孕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二、西柏坡精神是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丰碑
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历史,是一部风云际会的革命史、扭转乾坤的决战史,更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思想理论、革命精神的创新史,弥足珍贵。
孕育了“两个敢于”“两个善于”的创业精神。西柏坡时期,正处于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夕。面对大决战的殊死搏斗和摧毁旧制度、建立新政权的严峻考验,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强调共产党人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业精神。
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坚定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颁布了土地革命纲领,在全国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符合民意,赢得了民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本色。
彰显了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在这之前,面对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后历史地位的深刻变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郑重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警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考验的高度警觉和赶考路上的永不懈怠。
三、革命精神内含优秀强大的红色基因和民族精神精髓
一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革命精神深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南湖红船出发,开启矢志不渝为崇高理想不懈奋斗的征程。井冈山作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树立起了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革命信念的伟大旗帜。什么力量让红军走出雪山草地,翻越崇山峻岭,战胜围追堵截,实现伟大胜利?是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用科学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国情,并把二者统一于革命实践,是伟大革命精神的重要内涵。在革命实践中,我们党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号召全党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三是蕴含艰苦奋斗、勇于牺牲、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精髓。伟大革命精神与伟大民族精神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特质。革命精神贯穿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既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具体化,又为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又是党的性质、宗旨、信仰等的集中体现。
四是彰显“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红船开启伟大航程之时便坚定昭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在革命战争烽火中淬炼出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精神,标注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四、传承好革命精神,让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传承革命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精神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必须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传承革命精神,要锤炼坚强党性。坚强的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传承革命精神,就要在锤炼坚强党性上下功夫,认真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的事业。
传承革命精神,要树牢宗旨意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开展工作、制定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传承革命精神,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只有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党和人民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才能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要加强思想建设,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和干事创业之风,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融入血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牢记使命 奋力前行
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根发芽
中共滦平县委书记 蔡福浩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深刻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主要领导干部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经常固本思源,创新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行动引领和精神支柱,标识着政党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是党员政治觉悟、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其强大的目标吸引力、道德感召力和价值凝聚力,集聚了志同道合的人们为共同的事业不懈奋斗。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必须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我们伟大事业才能获得强大精神支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高尚理想情操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入学原著、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通过理论创新学习,提高自身精神涵养、淬炼思想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实际,科学系统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进行了科学地探讨和分析,形成了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我们走向胜利的指路明灯。今天我们要完成肩负的崇高事业,更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熔铸勇往直前的精神之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牢固树立永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政治觉悟,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终身。
二、永留青山绿水,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美丽家园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理念,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按照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滦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推进县城散煤综合整治工作,推广洁净燃料和清洁能源,推进城镇集中供暖。加大对工业企业、矿山和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治理力度。对持有合法采矿许可证的矿山企业以铁路、高速公路两侧和城市周边等露天矿山为重点,集中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加快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不断探索在区域范围内实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三位一体“河长制”管理模式,每月对各级河长所负责断面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建立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和纳污总量控制,水资源管理得到有效加强。同时,划定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公益林3条保护红线,推行占补平衡,严格控制采伐和林地占用指标,减少资源损失。实施“矿山披绿”工程,加快损毁山体的植被修复和矿山废弃地复绿复耕,恢复和提高生态功能。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强化科技支撑的基础上,通过推动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设施菜、中药材和畜牧业”三大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扶持华都、博亚、京缘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京津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依托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使金山岭滑雪度假区、红色长征小镇等40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全面铺开,完成投资37.13亿元,悦榕庄、地中海酒店等一批国际水准的酒店项目拔地而起,景区接待能力大幅提升。
三、勤于爱民为民,解决群众之忧,大力改善民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们生活是否得到真正改善,人民利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按照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的原则,我们几年来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突出重点、完善制度、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了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感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用足“绣花”功夫,打好扶贫组合拳,突出抓好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责任落实,创新“脱贫路上全家福”工作品牌,仅2018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00万元。在全省首创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综合保险为一体的“四重保障线”机制。紧紧围绕学有所教、老有所养、食有所安、住有所居、居有所宜等民生问题,调动全社会力量,因地制宜,让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实惠。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新一中主体全部完工,2万名贫困学生吃上了营养午餐。城市环境更加美好,美丽乡村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人民群众普遍对生活充满了自豪感。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我们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把我们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得到满足。
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
中共深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龙海
近年来,深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理论武装和理论宣讲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精神,围绕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履职尽责,组织开展基层宣讲,精心打造新时代理论宣讲品牌。以“文化大院宣讲团”进基层宣讲巡演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开办“农村胡同党校”“文化礼堂”、建立“农民理论宣讲家人才库”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大众化、通俗化有效形式,多途径、多载体把党的方针政策、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送到乡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屋里炕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建平台,选载体,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深州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民间文化资源,以提升城乡群众精神文明水平,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乡村文化大院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打通服务基层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以农村文化示范户、文化能人为基础,通过“党委政府推动、宣传部门发动、汇演活动调动、观摩拉练促动、典型示范带动、城市乡村联动”和群众主动参与为主的“6+1”工作法,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文化大院建设。自2014年至今,全市共建成示范文化大院40个,标准文化大院140个。其中榆科镇“乡野梨园”文化大院荣获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农村文化大院。
文化大院的建设,整合了乡村文化资源,挖掘和传承了民间文化,引领了乡村文明新风。文化大院上有党政部门指导,下有基层群众参与,具有传播党的声音、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快捷的特点。深州市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优势,组建“文化大院宣讲团”,着力打造理论宣讲工作新高地,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送到每个人的心中。一是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首先在全国“双服务”先进典型“乡野梨园”文化大院率先启动,召开全市示范“文化大院”基层理论宣讲动员会。以文化能人、农村乡贤、老党员、老教师等为宣讲人员,组成宣讲团,其它文化大院也及时跟进。二是明确宣传主题,制定宣讲方案,分层次、分区域进行巡回宣讲。去年3--8月,乡野梨园文化大院宣讲团在深州市唐奉镇、双井区、穆村乡等6各果树乡镇进行宣讲;大堤镇休闲树林文化大院宣讲团在高古庄镇、魏桥镇等深州市农业示范区进行宣讲均受到热情欢迎。三是理论宣讲+文艺节目。他们每到一地,先由理论宣讲人员进行理论宣讲,然后是文艺演出。 这种组合,主题鲜明突出,形式新颖灵活,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反响强烈,宣讲效果良好。理论与文艺有机结合,寓教于乐,让干部群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接受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展现了文化大院的地位作用,又丰富了内涵、拓展了服务功能。
二、“内训外请”,强化示范,全力提升文化大院理论宣讲“效应”
文化大院建在基层,所有成员来自基层,理论水平、文化程度、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在推进“文化大院宣讲团”进行基层宣讲中,突出引导作用,注重示范效果。一是打好基础培训,统一思想认识。全市文化大院宣讲成员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从理论政策的宣传、大众化语言表达技巧、与基层群众沟通能力等多方面逐项培训。邀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佘斌义亲自授课。累计培训“农民理论宣讲家”264人。二是借力省市专家引领,“择机”学习提高。每年,省市教授、专家都有来深州宣讲、授课。文化大院宣讲团成员抓住时机,积极学习和请教宣讲经验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宣讲团成员的理论文化素质和宣讲水平;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各文化大院宣讲团成员不定期举办“基层理论宣讲竞赛活动”,选出最佳“宣讲员”。今年春天,在组织新《宪法》宣传竞赛活动中,全市32个文化大院组织了一次比赛,从节目质量、宣传计划、宣传方式、宣讲效果等方面评选,最后榆科镇“乡野梨园文化大院”获得“最优。市委宣传部对他们进行了奖励,调动了文化大院积极性。仅两个多月时间,乡野梨园文化大院宣讲团走进了22个乡村、集市、6个养老院、3个社区和7所中小学校,进行新宪法大宣讲,受到市县乡村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三、突出主题,特色引领,实现基层理论宣讲“全覆盖”
深州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每到冬季农闲时期,人们就有“聚街头”、 “围炕头”喝茶聊天的习惯,闲谈中大多有一两个见多识广、思想先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物唱主角。而且全市七成党员在农村。针对这一情况,在十九大精神宣讲期间,以“文化大院宣讲团”所在地为依托,全市465个村庄建起了3000多个“胡同党校”。这样,在农村的街头、炕头、胡同巷尾,多则十几人,少则六七人,以谈话聊天形式,宣讲国家政策,共话农村发展,一股股正能量的理论、时事政策学习,蔚然成风。他们还吸收了当地的 “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军人、老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加入到宣讲队伍中,成为义务宣讲员。这种接地气、面对面、心贴心的宣讲,使理论形式通俗化,内容有亲切感,群众容易接受,使党的理论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得到了广大农村党员的普遍欢迎。“胡同党校”的做法,在河北省委宣传部《宣传信息专报》专题刊发《小胡同大宣讲---深州市依托“胡同党校”下棋十九大精神宣讲热潮》经验介绍,得到了省委领导批示。这一做法在衡水市和全省得以推广。不仅如此, 几年来,全市先后涌现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主要宣讲内容的”“道德讲堂”“千名书记讲党课”“送党课下基层”等活动,市委书记刘继承带头入村讲党课,三级书记层层宣讲;“深州发展论坛”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扩大宣讲效果。同时,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扩大党的科学理论宣讲覆盖面。今年“七一”,全市组织了“庆祝建党97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二届‘文化大院杯’基层群众合唱节”,全市48个文化大院的近千名群众参与了这项活动。为拓展文化大院服务功能,推进文化大院宣讲效果,2015年以来,深州市筛选和聘请了20名文化类、科技类、创业类、美德类、普法类拔尖的优秀人才及创业典型。他们以“文化大讲堂”为主阵地,下基层、进乡村,以室内授课为主,面对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技、法律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精神文明、引导群众增强创业致富本领等,累计授课360多场次,听课人数达到15万多人。实现了理论宣讲“横到边、纵到底,打通最后一公里;大白话、土味道,党的政策全覆盖”。
四、夯实阵地,注重实效,全力打造基层理论宣讲品牌
深州文化大院宣讲团工作的开展,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要求,这是党解决好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步骤。文化大院是载体,理论宣讲是核心,目标是惠民、乐民、育民。文化大院宣讲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播种机”,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平台,成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阵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基层党员、广大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全面了解,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先进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州文化大院宣讲团工作的开展,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占领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上创造了条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顺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今年以来,在全市17个乡镇建立了“基层理论学习课堂”,在54个机关单位设立了“机关理论学习课堂”,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打造理论学习和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新高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推进全市党员干部、基层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方面,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发挥传统优势,不断开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新局面。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内涵
于向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我们党对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深刻认知,对以人民为中心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光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实践活动的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居于基础性的突出位置,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其本身也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思想和观念。其丰富内涵可以从以下方面加深学习理解,这些方面既相互联系,又侧重不同角度,共同形成有机整体。
目标宗旨观。人民和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也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享用者、社会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费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明确目标宗旨,我们的奋斗、我们的事业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历史动力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鲜活实践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我们要始终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
人民利益至上观。人民群众对切身利益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这些论述表明,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全部奋斗就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体现出新特点、新特征,也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保障改善民生思想。民生无小事,民生关系到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战略部署和措施要求。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的大量论述,是我们党保障和改善民生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要求。
人民当家作主思想。在政治建设、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思想,要尊重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自觉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作为不懈追求的实践目标和价值目标,充分体现人民意志;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依法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加强制度保障,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能力,储纳天下英才,调动人人成才的积极性,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群众路线思想。这一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基本工作方法,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很好地防止党员干部脱离群众,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基层组织在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职责的同时,还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层面的创新发展。
文化使命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表现在精神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就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担负文化使命,要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同时大力培育和践行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造福世界人民思想。中国人民追求的中国梦,与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相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努力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和赞同,也是造福世界人民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把人民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历史主体,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信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念和执政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辉煌成就,向人民交上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作者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河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