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返回首页>>党的建设

省社科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情况通报

2017-11-08 17:03   来源:本站

(第12期)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 2017年10月20日

省社科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专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情况通报

时 间:2017年10月19日

地 点:社科院科研办公楼6楼党组会议室

主 持 人:康振海

参加人员:曹保刚 孙 毅 刘 月 张福兴 彭建强 焦新旗 张国岚

缺席人员:杨思远(因公出差)

列席人员:程珺红 盛忆东 孟庆凯 陈秀平 杨自新

记 录 人:张吉跃

会议主要学习内容

10月19日,省社科院党组在18日集中收听收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盛况后,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召开学习讨论会议,集体深入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与会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心情激动,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引领航向、博大精深、凝心聚力,令人深受教育、备感鼓舞。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极大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准确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作出新的概括,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国情深刻而清醒的认识;科学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清晰勾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总蓝图、时间表;提出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报告通篇贯穿了坚定的信念追求、强烈的历史担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超的政治智慧,必将对今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家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报告精神上来。

发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曹保刚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既有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更有对世情、国情、党情作出的新判断。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核心的亮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作为一名党员,听着报告,自觉爱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情感更加强烈,爱党爱国爱岗的责任意识油然而生。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令人震撼、令人鼓舞,是一篇面向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是举旗定向,引领复兴的好报告。报告处处充满了新意和亮点,比如对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新判断;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比如对新矛盾的判断;比如新目标、新方略的提出,等等。报告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与时俱进的新跨越。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月认为,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深深地感到一个新的中国的时空已经到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的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是一个举旗帜、立方向、绘蓝图的报告,是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对人民的无限深情的报告,是对世界发展做出贡献和具有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报告。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福兴认为,对于这个新时代总书记在报告中定义了五个方面。五个方面包含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关键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民族复兴、世界舞台。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目标,要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彭建强认为,报告中最突出的,是在新时代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近几年以来我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和探索,归纳形成了新时期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已经形成思想理论体系,这也是新时代最重要的标志。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焦新旗认为,报告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今后将继续加强学习、全面深刻领会。把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设想化成自己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做好工作的动力,切实把分管的工作做好,为我院的新智库建设贡献力量。

院党组成员、驻院纪检组组长张国岚认为,报告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作为纪检干部,深切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需要牢记使命、坚定信心、敢于担当,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上毫无懈怠,为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力量。

院党组书记、院长康振海同志在与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谈体会的基础上作了总结发言。他说,18日收听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现场直播,感受深刻,触动很大,心情激动。特别是总书记在报告中的最后一段话“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十九大报告总结过去、研判现在、谋划未来,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动员、做谋划,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学习总书记的报告,主要要从两个方面深刻理解、把握体会,可以归结为“六个一”、“六个新”。

“六个一”分别是:一是一个新的主题。报告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相较以前党代会主题,十九大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本来”,他在多次会议、多个场合上强调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军队“从哪里来”的问题,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二是一个主线。主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第三部分讲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他提出了我们是怎么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八个明确,提出了十四个方面的基本方略,这十四个基本方略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体系。三是一个历史方位。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就是中国站在了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四是一个基本方略。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既是理论性的,又是实践性的,统领性、全局性、普适性都很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导航。五是一个战略目标。报告提出,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六是一个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十九大报告最后的落脚点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习近平是把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政党放在“四个伟大”的框架当中来谈的。他特别强调,要把伟大工程放在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中来理解。今天我们进行的斗争是非常严峻的,具有很多新的历史特点,推进的伟大事业是非常艰巨的,实现的伟大梦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做好全面从严治党这项工作。

“六个新”分别是:一是报告总结了五年来的新业绩。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深刻指出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尤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二是提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进行了阐述:一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实现“强起来”的时代;五是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时代。三是报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报告提出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四是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报告提出了我们奋斗的新的战略目标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目标既宏大又具体,内容更全面,内涵更深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报告明确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大政方针,描绘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号角,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动员令,必将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五是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这项制度,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六是对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了新安排。报告深刻阐释了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报告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报告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康振海同志强调,全院党员干部一定要紧密联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实际,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放在全院工作的首位,将十九大精神学习好、宣讲好、阐释好。

报:省直工委

发:院党组成员,院属各党支部 2017年10月20日印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